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控制权管理 私募基金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
产业整合 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控制权管理 > 产业整合  
产业整合
供需发布
夏纬文:业务介入是轻资产公司并购重组成功的保证
发布时间:2017/2/8 11:13:09 来源:武汉伟基控股管理有限公司
对赌解决不了轻资产公司另起炉灶的问题
某公众公司2015年并购某轻资产企业,采用对赌,估值6000万100%收购的方式完成交易。因为采用对赌方式,且被并购方主要股东均承诺竞业避让,公众公司仅派出了财务负责人,其它管理层均没有大的变动。
交易完成后,被并购方大股东并没有全身投入企业的运营,而是拿着交易得来的大额现金,让其儿子与侄子开了同样两家企业,将优质业务逐步转移到这两家企业中去了。结果被并购方2016年业绩迅速下滑,没有签订竞业避让承诺的团队也大量流失(到其儿子与侄子公司),公司形成巨亏,给公众公司的合并报表利润带来巨大影响。
公众公司为此与被并购方大股东闹得很不愉快,导致被并购方大股东在公司很大重要事项上不配合,董事会无法有效运行。公众公司为了避免更大损失,只能壮士断腕,另花了1000万元,将被并购方的股东请出公司,并将此子公司关闭。
此案公众公司总计损失7000万。
 
总结此案,我们会发现,对赌模式解决不了轻资产公司另起炉灶的问题。
实际上,此案为了规避此类风险,做了大量的风险防范工作:
1、 派出财务负责人,对资金与资产进行监管与控制
2、与主要股东签订竞业避让协议
3、与主要股东签订劳动合同
4、与主要股东进行股权锁定
财务总监的派出,钱是控制住了,但因为没有介入业务,业务流失问题没有实现有效控制,主要股东通过竞业避让协议控制住了,但并不能控制其通过代言人新设公司,将公司的业务转移出去。
要新办一个企业,一般有这样几个重要环节
1、生产设备(重资产企业投入大,轻资产企业投资小)
2、主要团队
3、资质
4、资金
如果该企业是轻资产公司,没有资质的要求,那另起炉灶真是太简单了。首先资金问题没有,因为并购重组交易一般会支付大额现金,足以支持其另起炉灶的投入;其实轻资产公司没有大量的生产设备投入,那我完全可以通过代言人投资一家企业,将公司的优质业务逐步转移到新公司中去…本文分享案例便是这样做的。
 
那对这样的企业,我们如何设计交易方案,才能保证交易的双赢呢?
办法是有的,其核心是业务介入。
派出团队参与到经营业务中去,对业务进行参与与管理,对业务进行监控,这样才会保证资产再轻的公司,也不至于因为业务缺乏监控,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转移出去。
对轻资产公司而言,财务监控不是万能钥匙,业务介入才是关键。
 
信任,在利益面前,没有斤两
我曾就职于上海全兴纸业有限公司,这家公司原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,外方投资,中方技术持股(30%),从事特种纸的生产与经营,早期公司业务发展迅速,外方与中方合作愉快,高度信任。
随着业务发展,中方提出外方派出人员工资成本太高,建议外方派出人员在国内招聘。鉴于信任关系,外方同意这种安排,并撤出了外资人员,委托中方在国内招聘了部分人员进行补充。随着时间推移,外方招聘人员逐步流失,外方考虑到信任关系,逐步退出了经营管理,由中方一手负责。
当外方实质退出经营管理时,中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:业务都是我们做的,钱都是我们挣的,为什么我们还要将70%的利润分配与外方呢?于是中方就通过代言人在企业隔壁另设立上海亚傲纸业有限公司,从事相同的业务。结果可想而知,优质客户逐步从上海全兴转移到上海亚傲,上海全兴的业绩直转直下,我临危受命,接管了这家公司。
上海全兴纸业有限公司的这一波折,源于信任,源于没有监控的信任。其实真正的信任是基于监控的,没有监控的信任是盲目的信任,是放纵的信任。信任,在利益面前,可能没有斤两。
 
监控是并购重组成功的基础,财务介入与业务介入是监控的两大手段。而业务介入是轻资产公司并购重组成功的保证。(更多精彩,请关注公众号:MA_VEIG)。






 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控制权管理 私募基金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
公司简介 产业整合 技术交流
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科技园2号楼531室
027-8663-5595
027-8663-5595
veig@veig.net
企业资质 背景介绍 私募基金
合作伙伴 供需发布 成功案例
  并购工具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