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到一篇奇文,声称“要解决并购重组高估值问题,需从严审查,加大对高商誉公司现场检查力度”。详见中国证券报2018年12月5日《权威人士:并购重组高估值方案需从严审查,加大对高商誉公司现场检查力度》。
从严审查真能够解决并购重组高估值问题?我看不一定能够,顶多只是扬汤止沸而已。
我不认为,高估值的问题,产生的根源是没有从严审查。如果要根治,首先应问问高估值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,产生的根源是什么?只有这样,才能够釜底抽薪。
伟基并购夏纬文认为:交易机制是高估值产生的根源,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对赌交易机制,二是补偿与奖励不对等交易机制。
首先高估值是对赌交易机制的必然体现。在并购交易中,不管是监管机构,还是保荐机构,都暗示需要进行业绩对赌,标的企业被动接受对赌。我们知道,风险与收益成正比,既然标的企业承诺对赌,承担了额外的风险,当然也需要享受超额收益,“高估值”也便相应产生,这一部分“高估值”其实是风险转移到标的方后对应的风险收益。
其次高估值是并购重组中奖励机制与补偿机制不对等的必然产物。在对赌模式中,补偿一般按未完成利润一定倍数进行补偿,而奖励只是按超额利润的绝对值一比例进行奖励,对对赌承诺方而言,我承诺高了,完不成没有损失,顶多按比例进行补偿,如果我承诺低了,仅奖励超额部分,那损失就大了,在这种机制下,业绩承诺方从利益最大化入手,一定会拼命承诺,不承诺白不承诺,多承诺就多估值,形成了一部分“白不承诺估值”,奖励与补偿机制不对等是导致并购重组高估值的另一个基本逻辑。
伟基并购夏纬文认为,要解决高估值问题,从严审查是手段之一,但要想根除,必须根治对赌交易模式,调整并购重组中奖励与补偿机制不对等的游戏规则,创建公平的交易环境,并购重组交由市场博弈。
把老虎关在笼子里不可能产生天之骄子,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疑似在保护老虎,实际是温室养花,最终害了老虎。把老虎放归自然,通过市场的手进行博弈,才能形成大自然真正的和谐。
|